欢迎访问7天职称论文网! 

热点推荐词:

职称论文发表范文

供给侧改革下政府补助与企业财务竞争力关系研究 —基于研发投入中介视角

文字:[大][中][小]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2-06-19 15:59:17    

摘要:文章以沪深 A 股 2011—2019 年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企业财务竞争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政府补助的获得有利于企业财务竞争力   的提升;政府补助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在政府补助对企业财务竞争力的提升过   程中起到中介效应;供给侧改革正向调节政府补助与企业财务竞争力的关系。

关键词:政府补助 财务竞争力 研发投入 供给侧改革

DOI:10.16144/j.cnki.issn1002-8072.2022.12.007

一、引言

在既有研究中,财务竞争力被定义为以财务战略为指导,合理利用自身财务资源实现盈利的能力[1],是企业为提升自身竞争力,借助于财务管理职能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进而实现财务资源的更有效配置,形成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财务能力[2],是企业战略管理能力、持续盈利能力、财务资源配置能力和财务执行力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但纵观我国A股上市企业财务竞争力表现,存在过多企业财务竞争力低下、 财务资源配置效率低、持续盈利能力差等现象,因此本文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企业财务竞争力表现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以期为提升上市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财务竞争力提供新的借鉴与思路。

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推进与发展,我国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随着人口红利、自然资源红利效应逐渐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凸显,国际环境更是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发展进行“新常态”,尤其是2015年以来更是出现主要经济指标间联动性背离,经济增长持续下行且CPI低位运行周期拉长,微观层面表现出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但国民收入有所增加,投资强度显著削弱而消费显著增长的态势,由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通过经济结构调整、要素配置优化等方式实现数量和质量两层面的经济增长,在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及出口等,在供给侧主要包含土地、劳动力、资本、创新及制度创造等,能较好推进产生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资本市场中资源错配改善、有效供给增强、 供给结构对需求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且健康发展。那么政府补助的获得能否 实现预期提升企业财务竞争力效果?研发投入在政府补 助与企业财务竞争力关系中起到何种作用?进一步在供 给侧改革背景下政府补助对企业财务竞争力的影响会 发生何种变化?鉴于此,本文以沪深两市A股实体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 企业财务竞争力三者内在关联进行实证检验。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作用下我国上市企业尤其是实体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发展环境,能否利用自身有限的财务资源实现盈利最大化的战略目标就对企业持续发展尤为关键,财务竞争力作为企业利用自身资源实现盈利的能力体现,能通过财务战略管理、财务资源配置、 财务持续盈利及执行能力等途径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占据优势位置。但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过程中,企业需要将大量的资本投入到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研发创新等项目, 但是仅仅依靠企业内部资金往往跟资金需求程度相去甚远,同时实体企业现阶段又存在金融化程度相对较高和面临高融资约束等问题,致使各项财务战略无法持续实施,政府补助的获得能极大充实企业的现金流,一方面能将更多的资本用于生产及经营能力的改善[3],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大大提升,同时政府补助的专款专用特性也会对管理层的盈余管理等行为产生较好的监督与约束效应,提升各项财务决策合理性,财务资源就能得到更好的配置与利用,其财务竞争力就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政府补助的获得也会向外部传递出利好信息,为企业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能有效缓解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4],企业融资能力得以保障与提升,从而能通过低成本、大规模融资实现财务竞争力的提升。鉴于以上分 析,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1:政府补助能显著提升企业财务竞争力

对于实体企业研发创新是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只有不遗余力的实施研发创新战略,通过领先性的产品获得更多市场份额,才能在激烈资本市场中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最终目标,而研发创新战略的开展仅仅依靠企业自身资金往往难以支撑,并会对短期经营绩效产生负面影响[5],因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政策性扶持对企业研发创新战略进行支持与引导。政府补助作为最直接的扶持政策,一方面能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 另一方面也能将“利好”信息传递至资本市场,增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投资信心,有效缓解了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使得企业有更为充足的资本用于研发创新战略的开展与实施,研发投入也就随之提升[6],进一步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不断完善,政府补贴对研发投入产生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鉴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2:政府补助能显著提升企业研发投入强度

财务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就是财务资源配置、利用、 管理及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研发作为重要的财务策略和发展战略已成为众多实体上市企业的共识,只有积极通过研发创新战略的实施才能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才能实现更好的盈利,也就是说研发投入这一财务策略会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作用于财务竞争力。现阶段企业研发投入一般由企业自有资金、政府补助和外部融资三部分组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自有资金往往主要用于日常经营与管理费用,而外部融资成本相对较高且期限较短,政府补助就成为企业研发投入的主要构成,政府补贴的获得能使企业拥有更为充足的现金流用于自主技术创新或新技术的引进等,从而能使企业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力,其盈利能力等一些列财务指标均会得到提升[7],可以看出政府补助可以通过提高研发投入的方式对企业财务竞争力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故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3:研发投入在政府补助与企业财务竞争力关系中起到中介效应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内我国实体企业正处 于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阶段,再加上全球性的贸易 摩擦使得整个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 压力,具体体现在增速减缓和结构失衡问题严重等方 面,传统“消费、投资、出口”等偏重需求侧管理的发展模式贡献的红利越来越小,2015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提出“供给侧改革”,具体内容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供给侧改革在为企业提供战略转型机遇的同时也是使企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会对企业财务策略的制定与执行产生直接影响[8]也就是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对获得财政补贴的企业提出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并对其补助使用情况进行更为严苛的监督与约束,使财政补助真正成为缓解融资约束、动态调整资本结构、优化资本配置和提升价值创造的助推因素,极大程度提升企业财务竞争力。鉴于此, 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4:供给侧改革显著增强政府补助对企业财务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初始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区间确定为2011—2019年,并按照如下条件对样本进行筛选:(1)剔除金融保险类和ST类上市企业;(2)剔除未对研发投入进行披露的上市企业;(3)剔除关键财务指标缺失的企业;(4)剔除资产负债率异常的上市企业,通过筛选后获得27892个有效观测样本。在确定观测样本 后,由样本企业年报获得财务竞争力、研发投入及政府 补助等变量涉及数据,通过国泰安数据库获得控制变量 涉及数据,同时对所有连续型变量采取1%和99%分位上下的缩尾处理以消除数据中离群值对研究结论稳健性 的影响。

(二)变量定义

(1)   被解释变量:财务竞争力用符号CF表征,借鉴贺正楚等[9]的研究成果,从盈利能力方面选择应收账款周转率(CF1)、流动资产周转率(CF2)、总资产周转率(CF3), 从偿债能力方面选择流动比率(CF4)、速动比率(CF5)、现金比率(CF6),从资产规模方面选择资产总计(CF7)、应收账款净额(CF8),从发展能力方面选择资本积累率(CF9)、母公司资本积累率(CF10)、固定资本增长率(CF11)  、总资产增长率(CF12)12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财务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KMO分析和Bartletts球型检验发现所选指标的KMO值均大于0.5,且Bartletts球型检验显著性水平均通过检验且小于0.05表明所选指标构建的相关系数矩阵不是单位矩阵,存在关联,适合作因子分析;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财务竞争力计算公式CF=0.0680.168CF1+0.462CF2+0.370CF3+0.030 

(0.329CF4+0.339CF 5+0.332CF 6)+0.872(0.523CF7+0.477 CF8)+0.030(0.298CF9+0.297CF10+0.139CF11+0.267CF1

2)  ,计算出的CF值越高表明企业财务竞争力越强。

(2)   解释变量:政府补助用符号Subs表征,借鉴张双兰和孙慧[10]的研究成果,用样本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衡量,这一比重越大表明企业获 得的政府补贴强度越高。

(3)   中介变量:研发投入用符号R&D表征,用企 业研发支出总额与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比值表征,该值 越大表明研发投入强度越高。

(4)   调节变量:供给侧改革用符号MD表征,借鉴张丽华等[11]的研究成果,将2015年之前的年份取值为0,2015年之后的年份取值为1。

(5)   控制变量:为更好对核心变量关系进行分析,综合既有相关研究成果将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是否高 新技术企业、内控质量、两职合一和股权集中度作为控 制变量,并引入年度和行业两个哑变量对其固定效应进 行控制。

本文主要变量定义及说明如表1所示。


 

变量类型

变量名称

变量符号

说明

 

 

被解释变量

 

 

财务竞争力

 

CF

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和资产规模等方面选 择 12 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公式为:CF=0.068

(0.168CF1+0.462CF2+0.370CF3)+0.030(0.329CF4+0.33 9CF5+0.332CF6)+0.872(0.523CF7+0.477CF8)+0.030(0.

298CF9+0.297CF10+0.139CF11+0.267CF12)

解释变量

政府补助

Subs

样本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 重,比重越大表明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强度越高

中介变量

研发投入

R&D

企业研发支出总额与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比值表征

该值越大表明研发投入强度越高

调节变量

供给侧改革

MD

将 2015 年之前的年份取值为 0,2015 年之后的年份取值为 1

 

 

 

 

 

控制变量

企业规模

Size

期末资产总额的自然对数值

资产负债率

Lev

期末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

是否高新技

术企业

High

为国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时取值为 1,否则为 0

 

内控质量

ICQ

用深圳迪博发布的上市企业内部控制评级结果表征

若获得 A 级或 B 级时取值为 1,认为内控质量较高;若

获得 C 级或 D 级时取值为 0,认为内控质量较低

两职合一

Dual

存在董事长与总经理由一人兼任时取值为 1,否则为 0

股权集中度

TOP1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年度

Year

哑变量

行业

Industry

哑变量

 

 

表1                      变量定义                         

CF=γ0+γ1Subs+γ2R&D+γ3Size+γ4Lev+γ5High+γ6ICQ

+γ7Dual+γ8TOP1+∑Year+∑Industry+ε3                   模型3为检验假设4,构建如下模型: CF=λ0+λ1Subs+λ2MD+λ3MD*Subs+λ4Size+λ5Lev

+λ6High+λ7ICQ+λ8Dual+λ9TOP1+∑Year+∑Industry+ε4模型4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通过对所有变量法进行描述性统计的方式对变量进行总体了解,结果如表2所示:整体上看所有变量中位数 与均值间在数值上极为接近,表明数据符合统计分析规律。财务竞争力(CF)的均值为0.188,中位数为0.178,最小值为-1.136,最大值为1.279,表明不同样本企业在财务竞争力方面差距显著,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寻求相应对策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政府补助(Subs)的均值为0.136,中位数为0.098,最小值为0.009,最大值为0.687,表明不同样本企业受到的政府补助强度存在巨大差距;研投入RD的均值为0.148,中位数为0.102,最小值为0.001,最大值达到0.617,从整体上看样本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较高,但从最值离散程度来看不同样本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存在巨大差异。


 

变量

样本量

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中位数

最大值

CF

27892

0.188

0.389

-1.136

0.178

1.279

Subs

27892

0.136

0.304

0.009

0.098

0.687

R&D

27892

0.148

0.322

0.001

0.102

0.617

MD

27892

0.444

0.41

0

0

1

Size

27892

21.337

1.208

17.624

21.329

27.617

Lev

27892

0.516

0.489

0.032

0.489

0.867

High

27892

0.166

0.428

0

0

1

ICQ

27892

0.533

0.379

0

1

1

Dual

27892

0.293

0.508

0

0

1

TOP1

27892

0.268

0.506

0.098

0.237

0.898

 

 

表2                   变量描述性统计

(三)模型构建

为检验假设1,构建如下模型:

CF=α0+α1Subs+α2Size+α3Lev+α4High+α5ICQ+α6Dual

+α7TOP1+∑Year+∑Industry+ε1                             模型1为检验假设2,构建如下模型: R&D=β0+β1Subs+β2Size+β3Lev+β4High+β5ICQ

+β6Dual+β7TOP1+∑Year+∑Industry+ε2                   模型2

为检验假设3,构建如下模型:

(二)相关性分析

所有变量相关性检测能对变量关系进行初步检验 与分析,从表3所示的相关性检测结果中可以看出:政府 补助(Subs)与企业财务竞争力(CF)之间显著正相关,即政府补助的获得有助于提升企业财务竞争力,初步验证假设1;政府补助(Subs)与企业研发投入(R&D)间显著正相关,即政府补助的获得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初步验证假设2;研发投入(R&D)与企业财务竞争力(CF)间显著正相关,即研发投入强度越高越能通过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途径对企业财务竞争力产生推动作 用,为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提供支撑;供给侧改革(MD)与企业财务竞争力(CF)之间显著正相关。

(三)回归分析

表3                    相关性分析

变量

CF

Subs

R&D

MD

Size

Lev

High

ICQ

Dual

TOP1

CF

1










Subs

0.193***

1









R&D

0.109***

0.226**

1








MD

0.212***

0.161**

0.282***

1







Size

0.031*

0.303*

0.322**

0.237

1






Lev

-0.433**

-0.152*

-0.255**

-0.316**

-0.166*

1





High

0.113*

0.378**

0.198***

0.187

0.013

0.296*

1




ICQ

0.255***

0.234**

0.185**

0.196**

0.272**

-0.429*

0.056

1



Dual

-0.264**

-0.323*

0.155*

0.203

0.014

-0.287**

0.019

-0.183**

1


TOP1

0.188***

0.018

0.153

0.178

0.001

0.029

0.037*

0.018

0.253**

1

 

注:***、** 和* 表征变量关系显著性水平分别为 1%、5%和 10%。

表4模型1回归分析中,政府补助(Subs)与企业财务竞争力(CF)之间回归系数为0.516,显著性水平为1%,表明政府补助与企业财务竞争力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政府补助的获得对提升企业财务竞争力有显著推动作用,对假设1进行验证。一方面,政府补贴的获得能有效缓解实体企业所面临的融资约束,能为企业财务资源配置、利用及管理等提供助力,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承担水平,企业就有更为充足的资本用于净现值显著为正盈利项目的投资中;另一方面政府补助的获得还能为企业引入更为有效的外部治理机制,对管理层各项财务决策的制定与执行形成更好的监督与约束效应,在资本和外部治理等双重作用下企业财务竞争力就会随之提升。

表4                     基本回归分析

变量

CF

常数项

0.622***

(3.92)

Subs

0.516***

(3.16)

Size

0.303**

(1.58)

Lev

-0.422**

(-2.23)

High

0.319**

(1.67)

ICQ

0.426***

(2.27)

Dual

-0.372**

(-1.93)

TOP1

0.432*

(2.34)

R2

0.322

Adj_R2

0.263

F

104.301***

样本量

27892

Year

Control

Industry

Control

注:***、** 和* 表征变量关系显著性水平分别为 1%、5%和 10%。

(四)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表5模型2回归分析中,政府补助(Subs)与研发投入RD间回归系数为0.498,显著性水平为1%,表明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间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政府补助的获得能显著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验证本文的假设2;在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关键时期下企业面临着 较为严峻的融资约束,仅仅依靠自有资本支撑研发创新 战略是远远不够的,在获得政府补助后一方面能直接获 得现金流支持,就可以将更多的资本用于研发,另一方 面政府补助的获得还会向外部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有效缓解融资约束,在融资能力得到提升的情况下企业就 会提高研发投入进而更为积极开展研发创新战略。模型3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政府补助(Subs)与企业财务竞争力(CF)、研发投入(R&D)与企业财务竞争力(CF)间均显著正相关,再结合模型1与模型2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研发投入在政府补贴提升企业财务竞争力过程中起到中介效应,即政府补助能通过提高研发投入途径显著增强企业财务竞争力,对本文假设3进行验证; 在融资约束相对严峻的大环境下政府补助是企业开展创新战略的重要资金来源,能极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研发战略实施主动性和能动性,另一方面政府补贴的获得还将研发创新过程中潜在风险进行一定程度的转移,使得企业能更好的承受研发创新对短期经营绩效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政府补助更注重于对企业研发创新绩效的考量,从而保障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高的同时能利用研发创新产出获得更好的市场收益,其财务竞争力也就随之不断提升。

表5                  中介效应回归分析                      

变量

R&D

CF

常数项

0.624***

(3.95)

0.646***

(4.16)

Subs

0.498***

(3.03)

0.522***

(3.21)

R&D

/

0.517***

(3.18)

Size

0.313*

(1.64)

0.318**

(1.69)

Lev

-0.415**

(-2.13)

-0.432**

(-2.29)

High

0.369***

(1.89)

0.363**

(1.82)

ICQ

0.309

(1.61)

0.437***

(2.36)

Dual

-0.432*

(-2.31)

-0.379**

(1.97)

TOP1

0.415*

(2.14)

0.443*

(2.42)

R2

0.329

0.342

Adj_R2

0.268

0.274

F

104.315***

104.359***

样本量

27892

Year

Control

     Industry                       

Control               

注:***、** 和 * 表征变量关系显著性水平分别为 1%、5%和 10%。 

(五)调节效应回归分析

表6模型4回归分析中,供给侧改革与政府补助的交 乘项(MD*Subs)与企业财务竞争力(CF)之间回归系数为0.427,显著性水平为5%,即交乘项与企业财务竞争力间显著正相关,表明供给侧改革显著增强政府补助对企 业财务竞争力的促进作用,验证本文假设4。供给侧结构 改革推动下,获得政府补贴的企业一方面能缓解自身所面临的融资约束,获得充足的资本支持,另一方面在政 府补助的支持下能对资本结构进行动态优化与调整,各项财务决策得以优化并能顺利实施,企业财务竞争力也 就随之提升。

表6            供给侧改革的调节效应回归分析                 

变量

CF

常数项

0.631***

(3.97)

Subs

0.517***

(3.18)

MD

0.417**

(2.18)

MD*Subs

0.427**

(2.29)

Size

0.306**

(1.59)

Lev

-0.424**

(-2.25)

High

0.315**

(1.66)

ICQ

0.429***

(2.29)

Dual

-0.373**

(-1.94)

TOP1

0.431*

(2.32)

R2

0.326

Adj_R2

0.265

F

104.312***

样本量

27892

Year

Control

Industry

Control

注:***、** 和 * 表征变量关系显著性水平分别为 1%、5%和 10%。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以沪深A股2011—2019 年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规模和发展能力四个维度选择12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财务竞争力进行 综合评价,并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企业财务竞争力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政府补助与企业财务竞争力显著正相关,即政府补助的获得有利于企业财务竞争力的提升;(2)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即政府补助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3)研发投入在政府补助与企业财务竞争力关系中起到中介效应,即政府补助能有效提升企业研发投入,进而增强其财务竞争力;(4)供给侧改革正向调节政府补助与企业财务竞争力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郑彩霞.财务竞争力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以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9(23):50-52.

[2]雷振华,雷铭,万娜.核电行业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5-11.

[3]Lee E Y,Cin B C.The Effect of Risk-sharing Fovernment  Subsidy  on  Corporate  R&D  Investment: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Korea  [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0,77(6):881-890.

[4]Stefano Mengoli,Federica Pazzaglia,Sandro Sandri. Family  Firms,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and  Earnings Quality:Does Family Status Complement or Substitute for Weak Institutions?[J].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2019

(4):1-28.

[5]Ehie I C,Olibe K.The Effect of R&D Investment of Firm  Value:An  Examination  of  US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ie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0,128(1):127-135.

[6]陈战光,宛晴,冯家丛.政府补贴、知识产权保护与研发投入J.投资研究,2018557-71.

[7]林小玲.财政补助、外部融资与企业自主研发投入——基于2016年全国企业调查数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5):68-80.

[8]汤倩.供给侧改革与企业财务政策的战略性调J.财务与会计,2016268-70.

[9]贺正楚,黄颖琪,潘红玉,吴艳.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财务竞争力的评价及测度[J].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6(202):124-129.

[10]张双兰,孙慧.研发投入、政府补贴与国际化绩效——基于“走出去”制造业企业经验数据[J].科技管理研究,2014(14):137-145.

[11]张丽华,罗智仁,张轩溧.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炭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效率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19(7):149-157.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页
  • 电话咨询

  • 13838208225